文章目录
一般将数据库的设计分为以下几个过程。
1.需求分析
2.概念结构设计
3.逻辑结构设计
4.物理结构设计
在战德臣老师的课件中 只分为上面四个过程。👆
5.数据库实施
6.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
需求分析:分析用户的需求,包括数据、功能和性能需求
概念结构设计:主要采用E-R模型进行设计,包括画E-R图
逻辑结构设计:通过将E-R图转换成表,实现从E-R模型到关系模型的转换
物理结构设计:主要是为所设计的数据库选择合适的存储结构和存取路径
数据库实施:包括编程、测试和试运行
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系统的运行与数据库的日常维护
1.需求分析阶段(常用自顶向下)
需求分析的任务,是通过详细调查现实世界要处理的对象,充分了解原系统工作概况,明确用户的各种需求,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新的系统功能,新系统还得充分考虑今后可能的扩充与改变,不仅仅能够按当前应用需求来设计。
调查的重点是,数据与处理。达到信息要求,处理要求,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
分析方法常用SA(Structured Analysis) 结构化分析方法,SA方法从最上层的系统组织结构入手,采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式分析系统。
数据流图表达了数据和处理过程的关系,在SA方法中,处理过程的处理逻辑常常借助判定表或判定树来描述。在处理功能逐步分解的同时,系统中的数据也逐级分解,形成若干层次的数据流图。系统中的数据则借助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DD)来描述。数据字典是系统中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数据字典通常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处理过程5个阶段。
2.概念结构设计阶段(E-R图)
概念结构设计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它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了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
设计概念结构通常有四类方法:
自顶向下:即首先定义全局概念结构的框架,再逐步细化。
自底向上:即首先定义各局部应用的概念结构,然后再将他们集成起来,得到全局概念结构。
逐步扩张:首先定义最重要的核心概念结构,然后向外扩张,以滚雪球的方式逐步生成其他的概念结构,直至总体概念结构。
混合策略:即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
3.逻辑结构设计阶段
逻辑结构设计是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并将进行优化。
各E-R图之间的冲突主要有三类:属性冲突,命名冲突,和结构冲突。
4.物理设计阶段
物理设计是为逻辑数据结构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
常用的存取方法有三类:1.索引方法,目前主要是B+树索引方法。2.聚簇方法(Clustering)方法。3.HASH方法。
5.数据库实施阶段
数据库实施阶段,设计人员运营DBMS提供的数据库语言(如sql)及其宿主语言,根据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建立数据库,编制和调试应用程序,组织数据入库,并进行试运行。
6.数据库运行和维护阶段
数据库应用系统经过试运行后,即可投入正式运行,在数据库系统运行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对其进行评价,调整,修改。